登录   会员申请  
增值服务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2023-05-28 网站点击数 80070
首 页 | 领导讲话 | 出版政策 | 出版研究 | 数字出版 | 印刷包装 | 法律法规 | 中国报刊名录数据库 | 传统出版专题数据库 | 职业资格考试系统
出版机构 | 版权动态 | 图书资讯 | 书摘书评 | 农家书屋 | 热点新闻 | 音像动漫 | 政策法规知识数据库 | 数字出版专题数据库 | 出版人才招聘平台
     用户名: 密码: 个人会员注册  找回密码  客服帮助       
              今天本站页面总点击数 80070
移动应用是传统新闻媒体的救命稻草吗?
http://www.bkpcn.com  2013/4/12 12:33:46
 
  
主题词:   APP应用(191)   报刊杂志(2666)   数字产品(1046)
 
 


  我们曾在《Goodreads被收购 Amazon项庄舞剑》一文中,指出在亚马逊和苹果的步步逼近下,图书出版公司已经开始抱团取暖了。那么在这些年里面推出移动应用的传统新闻媒体,如今究竟是否已经度过了寒冬呢?

  The Daily的阵亡

  在2012的最后一个月,新闻集团宣告了The Daily将于“世界末日”前死亡。是时,鲁伯特-默多克在The Daily创刊之际的期许言犹在耳:

  “iPad让我们重新审视媒体传播渠道,我确信,The Daily这样一个新兴的、有活力的新媒体能够在平板电脑时代中取得自己的容身之地。”

  可正是这样一个为整个集团开拓新媒体渠道的尝试,仅仅两年,就被失去耐心的默多克叫停了。The Daily问题出在哪?一位职员认为,没有畅通的传播渠道,出色的内容也会毫无用武之地。

  The Daily为了讨好苹果,只针对iPad用户发行新闻应用程序,却忽视了有无数家新闻媒体在AppStore里发布过他们的程序。另一方面,不论是新闻集团旗下的华尔街日报和泰晤士报这种观点相对权威的大报,还是专注于鸡毛蒜皮为广大英国普通民众喜闻乐见的太阳报,都是专注于内容的传统纸媒,有固定的读者群。而The Daily是什么,全球首份以iPad为专有平台的电子报刊,它知道它要把内容提供给怎样的读者么?


  NYTimes在Apps上折戟


  如果你曾在过去两个月内看到像《纽约时报公司第四季净盈利增长两倍》这样的标题,那我可以告诉你,这是给傻瓜看的结论。如果刨除掉以9670万美元出售About.com的获利,纽约时报公司的盈利并不比上一个年度高出很多。如果我们再往前翻一个季度,纽约时报的净利只有228万美元,还不不及北京五道口两套房的价格。

  没错,最新的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得益于数字业务的增长,它的发行收入增加了16%。但是到目前为止,纽约时报的数字订阅并不像外界所期望的那样大多来自于智能移动设备上安装的应用,而更多来自于网站。

  《大西洋月刊》驶向深水区

  就在今年年初,大西洋月刊已经决定打造一支“付费内容特种团队”,负责从彻底改造杂志的平板应用到试水计量付费模式的一切事项。

  其实早在两年前,纽约时报就开始了计量付费模式。这一模式在PC为主导的时代为纽约时报公司创造了大量营收,但是纽约时报的数字化目前似乎无法面对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而大西洋月刊则不然,它有两大优势令所有传统出版公司梦寐以求:一是能够盈利,二是对数字广告收入的依赖大于纸媒广告收入。


  关于计量付费模式,大西洋月刊总裁黑文斯表示,“最终会不会实现尚无法定论,但它绝对是战略组合的一部分,”他说,“我们正在观望外部环境,而我认为眼下环境较适合试水。”

  基因决定论

  为路透社撰写财经评论的撰稿人Felix Salmon认为相对于开放的网络平台,基于平板电脑应用程序的新闻形式具有先天的缺陷,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任务。这一想法就像默多克对The Daily描绘的那样——无纸化的发行,没有印刷费用和运输费用,节约的数百万美元成本将使读者直接受益,每日仅需支付14美分就可以尽享新闻大餐。

  用户对此并不买账,他们不再需要像购买华尔街日报以证明自己是关注时事财经的白领那样,在iPad或者别的平板电脑上购买一个新闻应用为自己添上某种标签。同样地,开放的互联网中会有无数有价值的资讯,而不论是NYTimes、The Atlantic还是The Daily都仅是能够提供价值资讯的一家媒体而已。

  传统媒体并不能从身上找到适合于这个开放时代的基因,他们只能不断适应读者对于体验的改变,并且这都建立在不影响读者忠诚度的基础上。

来源:雷锋网

 
本文编辑:张辰 已阅读 2513 次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 分享至QQ空间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转贴到开心网 推荐到豆瓣
  相关文章 更多>>
   

网站声明:本网站所登载的文章仅供学习查询之用,版权属于原作者,本站登载并不表示我们同意其观点
如认为本站不能登载,请作者及时与我们联系,本站将予以删除。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 2003-2012  中国图书出版网  京ICP备07011887号
联系电话:010-88254248 邮箱:service@bkpcn.com
建议使用1024*768的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华信(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