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期间,“有声有势——AI时代有声阅读的机遇与挑战”主题活动在杭州举办。
本次活动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指导,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主办。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童刚、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会长王秋等出席活动并致辞。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童刚致辞
童刚在致辞中指出,“有声有势——AI时代有声阅读的机遇与挑战”主题活动作为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对有声阅读发展的高度关注。举办活动的目的就在于直面新技术新科技对传统有声阅读领域带来的巨大变革,结合有声阅读行业特点,探寻有效举措,实现以科技赋能文化。
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致辞
阎晓宏表示,中国版权协会愿意与中国有声阅读委员会携手,探索对有声阅读市场的社会治理模式,整合有声阅读创作领域的优质版权资源,推动中国有声阅读产业健康发展,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共同奋斗。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媒体融合与数字出版研究中心主任秦艳华发布报告
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媒体融合与数字出版研究中心主任秦艳华现场发布《2022年度中国有声阅读影响力研究报告》。
AI时代的有声阅读圆桌对话
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学科带头人刘兴宇,与演播艺术家李野墨、云听首席战略官李正国、科大讯飞虚拟人平台业务部总经理郜静文,就有声阅读领域AI应用开发现状、AI在有声阅读领域的发展前景、AI声音知识版权归属等话题进行了圆桌对话。
谈到AI在有声领域的前景,李野墨认为,AI智能语音或许能够与真人演播共存,生产更多作品,服务于不同场景,但真人的情感交流不可替代。
李正国介绍,云听自成立伊始就注意到了AI在有声阅读领域的潜在影响以及未来可能产生巨大推动力,三年三步走,一年一台阶。2022年,云听借助AI语音编辑处理技术,初步形成了新闻资讯的工业化、批量化的制作和生产,每天发布声音资讯逾千条,工作效率比人工提高了10余倍;2023年,云听音频节目的拆条剪辑、内容审核引入AI技术,围绕云听重点布局的车机端方面正在进行AI电台的技术研发,以满足用户定制化、个性化需求。
郜静文介绍,AI技术已经开始尝试演绎类效果,从人设(助手、客服等),到场景(对话、情景式等)均有不俗的表现。接下来,随着AI算法的进步,将会出现专家+助理的模式,有声阅读行业也将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和管理规范。
演播艺术家李野墨诵读《秋天的怀念》片段
荣获2022年度中国有声阅读网络平台最具影响力作品《白鹿原》的演播者——李野墨,现场朗诵著名作家史铁生的散文《秋天的怀念》片段。东方广播中心党委委员、阿基米德CEO王海滨,浙江教育出版集团总编辑蒋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徐则臣,科普漫画家陈磊(混子哥)分别在现场或以视频方式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徐则臣表示,AI可以在数据库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在总结创作经验和样板的基础上,创造出相对来说无限接近完美的作品,但是做不到像创作者那样,对作品和世界怀有独特理解,以及在某一瞬间对情感对世界的神来之笔的认知。
陈磊表示,AI语音也许可以在非文学作品上替代真人阅读,但是它没有感情,不适合表达深刻的情绪。
王海滨认为,基于不同大语言模型的产品和工作纷纷涌现,实时信息抓取、编辑和图文音视频内容的AI自动创作,将助力提高内容生产效率。各种基于智能能力的工作将内容制作门槛进一步降低,个人内容生产者的空间将进一步打开,机构媒体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谈到AI时代出版社如何布局有声读物出版,蒋婷认为,教育出版人要坚守精品意识,提供更加优质和多元化的内容,为主流价值的传播开掘更多艺术空间,彰显有声出版物的时代价值。
最后,中广联有声阅读委员会会长王秋总结道,AI时代有声阅读的未来走向,是当今时代有声阅读人所面临的无可回避的时代课题,这既是机遇,也是路径。让有声阅读走进每个人的内心,如此结果,我们都是赢家。
(本文由主办方供图)
(记者张雪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