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资源是中医药事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蕴藏着丰富的中药资源,为了充分开发利用中药资源,并做到合理采挖,持续利用,需先对全国、各省的中药资源进行调查研究,掌握中药资源的种类、蕴藏量和生态地理分布规律,了解中药资源利用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调查的基础上,对中药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状况做出科学评价,进而在市场经济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的指导下,制订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中药资源的总体计划。
由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江西省中药资源志要》以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为依托,由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组织专家、学者将江西省最新的中药资源家底进行整理、编撰而成。本书既是普查工作的实践,又是基础资料的汇集,具有鲜明的专业特点和实际的科普意义,极大的丰富了江西省中医药学文献宝库。本书的出版为江西省中药产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中药资源生态平衡和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对江西省及全国的中医药学临床、科研、教学、生产等工作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近年来,我国中药产业快速发展,中药资源用量急剧增加,不少资源濒危,环境的巨大变化也致使中药资源分布和栖息地发生改变,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巨大压力。家底不清、信息不对称,令中药资源保护措施和产业政策制定依据不足。2011年国家启动第四次中药普查试点工作,这项工作不仅是为摸清中药资源家底情况,更肩负着新时代国家战略使命,对于维护人民健康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江西省地处中国东南偏中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古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乃“形胜之区”。江西省自2012年启动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以来,历经9年,先后分四批共开展了100个县(市、区)的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实现了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全覆盖。通过此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进一步准确、全面摸清了我省中药资源家底,普查到野生植物4644种,其中有药用的野生植物资源3043种;发现了白垩铁线蕨、水茴草、麻叶冠唇花、南方香简草、安徽羽叶报春、散斑竹根七、节根黄精、鞭打绣球、蜂窝马兜铃、绒叶斑兰和香港绶草等30余种野生新分布品种,为今后合理利用中药材拓宽了新的野生资源,为江西省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切实的资源背景。
(作者:常湘萍)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