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会员申请  
增值服务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2023-09-21 网站点击数 90831
首 页 | 领导讲话 | 出版政策 | 出版研究 | 数字出版 | 印刷包装 | 法律法规 | 中国报刊名录数据库 | 传统出版专题数据库 | 职业资格考试系统
出版机构 | 版权动态 | 图书资讯 | 书摘书评 | 农家书屋 | 热点新闻 | 音像动漫 | 政策法规知识数据库 | 数字出版专题数据库 | 出版人才招聘平台
     用户名: 密码: 个人会员注册  找回密码  客服帮助       
生成式AI为包装业“解锁”5种可能
http://www.bkpcn.com  2023/9/12 9:38:19
 
  
主题词:   读书休闲(6820)   印刷包装(2003)
 
 



资料图片

    日前,国际权威研究机构史密瑟斯研究所发布的白皮书《到2030年生成式AI改变包装行业的5种方式》显示,生成式AI将对包括包装业在内的所有行业产生巨大影响,并将在5个方面改变包装行业,分别为定制产品加快推向市场、数据挖掘激发产品创新、助力包装供应链优化、AI机器人改善服务体验、加速包装材料研发进程。

定制产品加快推向市场

    当前,包装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给包装行业包括品牌商、零售商、供应商以及包装设计师在内的整个产业链都带来巨大压力。由此,AI将成为定制包装产品更快推向市场的重要工具。

    涉及印前设计、工作流程等方面的开发工作都可由AI完成,将大大缩短从包装设计到制出成品并推向市场的时间。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仍然需要借助人类的创造力来降低抄袭风险。此外,AI还能为品牌商和包装设计师提供更加深入的消费者研究、产品性能的实时数据,以及某个区域消费者偏好数据。包装企业可以利用消费者偏好进行包装设计,从而推动本土品牌在另一个国家迅速传播,并受到消费者青睐。

    数据挖掘激发产品创新

    一个产品从制造、销售、使用到生命周期结束,整个过程都会有大量数据生成。而AI能够挖掘大量包括图像在内的非结构化数据并进行特性分析,帮助包装企业更好地挖掘和分析产品性能与使用情况,并借助这些数据进行创新。

    包装产品在供应链每个环节的实时数据,包括与消费者互动等,AI都能提供远远超出人为观察得到的信息。借助AI,企业除了能够看到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外,还能了解每种产品的实际盈利能力,了解哪些产品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等。文本和图像的结合,还可以为包装的生产过程提供反馈意见,从而改进生产。

    助力包装供应链优化

    生成式AI的应用将助力包装市场整个供应链的优化。包装市场由产品消费驱动,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为应对消费者需求和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需制定最优的库存方案。如亚马逊正在使用AI对库房进行优化,并使用微型配送中心,确保消费者在24小时内拿到产品。

    同时,利用AI 开发合适尺寸的包装也将获得企业青睐,特别是在电子商务行业,如何以更低的成本设计、生产更多的包装,容纳更多的产品是众多企业感兴趣的事情。未来,随着电子商务和消费者全渠道购物体验的发展,预计包装行业的供应链将进一步优化。

    AI机器人改善服务体验

    会话引擎正在成为包装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一步,可实现该领域营销、销售、行政、供应商管理等全方位加速。如在设定预算和要求后,AI机器人会将供应商的需求和成本进行比较。与传统沟通速度相比,使用AI可以大大缩短沟通时间。

将数字人作为品牌大使也将成为不少包装企业的选择。通过实时客服和AI进行结合,数字人可以提升客户的体验感。同时,会话引擎还将有助于推进整个包装产业链的协同合作、快速确认包装材料的可持续性,甚至包装企业还可以将AI扩展到日常工作中,替代人工完成重复任务,如管理作业调度、订单输入和报价等。

    加速包装材料研发进程

    AI的应用将在包装材料研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研发流程加快、新材料的发现、研发时间缩短,原本典型的制造、测试和决定周期将被打破。

    AI可以通过快速分析大量数据并识别潜在的新型化合物和材料来加速研发进程。借助AI,可以简化流程并减少对体力劳动的需求,在节省时间和资源的同时,还可以降低人为错误的概率,提高包装材料研发效率。同时,在可持续性方面,AI可以预测新化学品和材料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帮助研究人员选择更可持续的化合物应用于包装领域。

    然而,信息管理仍是包装研发流程中的巨大挑战。虽然当前市场上支持AI搜索的文档搜索工具已存在,AI可以利用该工具自动提取相关数据,但要将其真正应用到包装领域,还需进一步开发专门针对包装行业的工具和流程。预计到2030年,AI将推动整个包装行业实现更高程度的协作。

    (综合译自史密瑟斯研究所官网)



(作者:祝小霖 牟艺)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





 
本文编辑:宏子 已阅读 83 次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 分享至QQ空间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转贴到开心网 推荐到豆瓣
  相关文章 更多>>
   

网站声明:本网站所登载的文章仅供学习查询之用,版权属于原作者,本站登载并不表示我们同意其观点
如认为本站不能登载,请作者及时与我们联系,本站将予以删除。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 2003-2012  中国图书出版网  京ICP备07011887号
联系电话:010-88254248 邮箱:service@bkpcn.com
建议使用1024*768的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华信(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