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会员申请  
增值服务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2023-09-21 网站点击数 85756
首 页 | 领导讲话 | 出版政策 | 出版研究 | 数字出版 | 印刷包装 | 法律法规 | 中国报刊名录数据库 | 传统出版专题数据库 | 职业资格考试系统
出版机构 | 版权动态 | 图书资讯 | 书摘书评 | 农家书屋 | 热点新闻 | 音像动漫 | 政策法规知识数据库 | 数字出版专题数据库 | 出版人才招聘平台
     用户名: 密码: 个人会员注册  找回密码  客服帮助       
数字印刷与柔印设备持续增长
——全球印刷设备销售额未来5年将超164亿美元
http://www.bkpcn.com  2023/9/11 9:11:31
 
  
主题词:   创新能力(5170)   数字出版(6625)   印刷包装(2003)
 
 

    国际权威研究机构史密瑟斯研究所发布的市场研究报告《到2028年印刷设备市场的未来》显示,到2028年,全球印刷设备销售额将以0.5%的复合年增长率下降,略高于160亿美元。其中,数字印刷设备销售额预计将增长1.4%,柔版印刷设备销售额预计将以1.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全球市场趋稳 包装与标签市场发力

    报告显示,自2018年以来,包括印前和印后设备在内的新印刷设备年销售额已损失23.7亿美元。2023年,全球印刷设备市场将趋于稳定,预计销售额将达到167.9亿美元。按不变价格计算,预计到2028年,全球印刷设备市场销售额将达到164.1亿美元。

    到2028年,北美、西欧、日本和澳大利亚的印刷设备销售额预计为61.1亿美元,与2018年相比减少19%。非洲地区将迎来较大增长,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7.8%,印刷设备销售额将超过5.04亿美元。

    这些数据表明,随着出版物等印刷量的下降,对大多数传统印刷设备的需求也随之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将是胶印机,特别是热固型和冷固型印刷设备的发展前景分别受印刷杂志和报纸需求急剧下降的影响。胶印应用在预测期内将出现下滑,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已安装了更多高容量的超大幅面印刷机,以及较小的B1、B2和B3幅面印刷机。柔印设备将是未来5年内销量有所增加的类型,主要因其在大批量的包装和标签印刷中受欢迎。

    减少碳足迹 喷墨设备增长迅速

    该报告的调查结果为数字印刷设备供应商提供了更好的“支撑”,喷墨和碳粉设备销量将会增加。到2026年,此类数字印刷系统的新销售将首次超过传统印刷系统。喷墨印刷将占这一增长的绝大部分,因为大量研发工作都聚焦于此。这表明,喷墨印刷的速度和质量都在提升。随着用户对定制化和更短印数的需求,更多的印刷任务将从传统印刷转移到数字印刷。此外,用于包装中特定最终用途的多台更高吞吐量的印刷设备也已首次安装。

    报告显示,预计到2028年,高端单通道喷墨印刷机的安装基数将超过3800台,高于2023年的3048台和2018年的1998台。单张纸喷墨印刷机的数量增加得更快,预计2028年将达到3276台,高于2023年的1451台,而2018年仅有385台。

    从技术角度看,所有类型的印刷设备都将继续提高自动化程度,包括与在线平台的集成。随着供应链水平的提升,印刷设备制造商可以通过应用智能软件和支持服务找到潜在市场,帮助印刷企业更大限度地延长印刷机运行时间,更快地解决故障,并优化印刷性能。

    高企的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也激发了用户对节能设备的兴趣。这将有助于减少印刷领域的碳足迹,促进一系列绿色技术不断更迭,如改进设置、应用水性油墨和涂料、更好地处理纸板等级的基材、用更多生物基成分配制油墨以优化使用并实现更好脱墨等。

    竞争更激烈 提升技术服务水平

    近年来,全球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愈加凸显,持续影响着全球印刷设备市场的发展。印刷设备行业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印刷产品需求下降,如用户选择在线访问内容,而不是通过实体印刷,这正影响着包括报纸和杂志在内的出版物印刷以及商业印刷市场的某些领域。

    另一个影响因素是可持续发展的日益推动,使得过度包装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减少过度包装正成为趋势,特别是针对减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很多关键地区的立法可能成为包装行业变革的推动力。但与此同时,推动长久的可持续发展可被视为机会,数字印刷特别是喷墨印刷凭借其固有的按需印刷能力,被认为具有良好的环保性,从而减少浪费。由此,包装业仍将是一大增长领域,此前从事商业印刷和出版物印刷设备的供应商或将涉足该领域,与包装印刷设备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会日益激烈。

    为此,印刷设备供应商正寻求多种方式应对挑战,包括进一步提升自动化水平,使得新印刷设备的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同时降低成本和减少人员配备。在线支持和服务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在多数情况下,设备服务可以通过AR系统来实现,使得远程服务和支持得到改进,既缩短了响应时间,也降低了供应商和客户的成本。

    (综合译自史密瑟斯研究所官网)



(作者:肖睿 编译)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





 
本文编辑:宏子 已阅读 90 次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 分享至QQ空间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转贴到开心网 推荐到豆瓣
  相关文章 更多>>
   

网站声明:本网站所登载的文章仅供学习查询之用,版权属于原作者,本站登载并不表示我们同意其观点
如认为本站不能登载,请作者及时与我们联系,本站将予以删除。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 2003-2012  中国图书出版网  京ICP备07011887号
联系电话:010-88254248 邮箱:service@bkpcn.com
建议使用1024*768的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华信(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