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与时代携手同行,使命与梦想朝夕为伴,又逢金秋九月,又至开学之时,由中宣部、教育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大型公益节目2023年《开学第一课》,9月1日晚8点在央视综合频道同全国中小学生见面,节目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从绵延不绝的中华文脉起笔,透过时代奋斗者的第一视角,描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壮丽图景,书写祖国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激扬出了青春勃发、强国有我的绚丽华章。
“过去未去,未来已来。”节目带领紧握文化传承接力棒的当代少年穿梭于千年文明之中,开启了一场内容丰富的文化之旅,同学们遨游其中,思悟《儒藏》工程背后的不朽精神之力,感受笔墨丹青晕染下的历代绘画之美,追寻遗沙黄土封藏着的中华文脉之源,探寻古与今、古迹与科技之间碰撞交融的精彩。节目凭借AR等先进技术的强大助力与“文化守护人”的动情讲述,让一座座文化地标拔地而起,令一幅幅“大系”国画跃然纸上,使一篇篇传世典籍余音绕梁,在少年们的心底深埋下一颗文化自信的种子。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节目将课堂设在自然之中、穹顶之下、田垄之上,带同学们走进武夷山国家公园,身临其境探寻得天独厚的神工鬼斧,感受神秘奇特的生物奇观;与同学们共同感受新农村建设活力,听“80后”新农人讲述返乡创业的励志故事,体验现代农业科技的力量;伴同学们仰望宇宙的奥妙星空,回忆中国天文观测的千年历史,讲述我国自主设计、独立建设的复合型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的建设历程。感恩土地,敬畏自然,节目用实景、实讲、实操的课堂体验,在寓教于乐之中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崭新形态、展望着现代农业的未来图景、展开了幻想宇宙的探索新篇。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在许多同学的内心深处,有着一颗手握钢枪、保家卫国的军旅心,有着一个波澜壮阔的强军梦,而大国重器的研发与应用,恰是实现这一梦想的必由之路。节目把国防教育作为重要一环,带领同学们穿行于中国航空博物馆,穿梭于近百年的时空隧道之中,同学们在课程中聆听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飞行员讲述与敌人“空中拼刺刀”的铁血战绩,感受着人民空军护送英烈回家的空天轰鸣,领悟着崇尚英雄、热血报国的责任担当。节目中,驾驶新型战机歼-20为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护航的飞行员张威对同学们说的一句话掷地有声:“如今我们有底气,用大国重器列阵长空告慰革命先烈。”这份底气,源自先辈们的披荆斩棘,更需青年一代的薪火相传。
(本报记者 李雪昆 实习生 万钊廷)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