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会员申请  
增值服务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2023-09-21 网站点击数 97342
首 页 | 领导讲话 | 出版政策 | 出版研究 | 数字出版 | 印刷包装 | 法律法规 | 中国报刊名录数据库 | 传统出版专题数据库 | 职业资格考试系统
出版机构 | 版权动态 | 图书资讯 | 书摘书评 | 农家书屋 | 热点新闻 | 音像动漫 | 政策法规知识数据库 | 数字出版专题数据库 | 出版人才招聘平台
     用户名: 密码: 个人会员注册  找回密码  客服帮助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数字版权登记业务试点公测上线
http://www.bkpcn.com  2023/9/1 14:34:33
 
  
主题词:   版权保护(3173)   创新能力(5170)
 
 

    《版权工作“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将网络领域作为版权保护主阵地;《“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指出,加强数字版权保护,推动数字版权发展和版权业态融合。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在做好传统领域版权保护工作的同时,持续加强互联网版权保护和服务模式创新,大力推进国家“区块链+版权”特色应用试点数字版权链(DCI体系3.0)的建设与成果转化。日前,由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与蚂蚁集团蚂蚁链合作开展的“即时DCI申领,按需办理数字版权登记”的版权权属确认服务试点已公测上线,将为互联网平台海量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数字版权服务。

  模式创新提升数字版权服务效率

  随着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在线音视频、图库、直播、电商等互联网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数字内容的应用场景类型更加多元。数字时代新业态新模式下,内容创作呈现创作方式在线化、创作内容碎片化、内容产量高、传播速度快、价值难以评估、侵权成本低、隐蔽性强等突出特点,数字内容治理与版权保护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实质性提高数字版权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是关键。

  作为国家版权保护和服务机构,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积极推动数字版权服务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与互联网平台相结合的“嵌入式”数字版权服务新模式。互联网平台通过数字版权链(DCI体系3.0)技术服务方提供的API接口完成DCI标准化升级后,即可为平台用户提供“即时申领DCI,按需办理数字版权登记”的版权权属确认服务。

  据了解,在新模式下,数字版权链(DCI体系3.0)支持用户原创内容创作完成后提交DCI申领,数字版权链(DCI体系3.0)实时对其作品版权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一致性进行智能识别、记录、分析与核验,通过后可获得DCI。DCI描述了用户与数字内容一一映射的权属关系,支撑数字内容价值进一步释放,促进数字内容授权与价值转化。获得DCI的用户,可进一步按需自愿办理数字版权登记,获得《作品登记证书(数字版)》。

  科技创新提升数字版权服务能力

  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催化出对数字版权服务便捷性、高效性的刚性需求。在数字版权服务技术能力建设方面,数字版权链(DCI体系3.0)试点以蚂蚁链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领先优势的链技术与算力作为技术基础,基于DCI标准,集成“内容风控+隐私安全+AI多模态识别&超大规模查重+区块链”等关键核心技术,搭建分布式架构数字版权服务体系,面向图片、音乐、视频等数字内容创作者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版权权属确认创新服务。

  据了解,针对作品登记过程中重复登记的问题,数字版权链(DCI体系3.0)基于DCI标准深度研发AI计算引擎服务能力,从亿级视频库中锤炼出数字化内容比对能力,可快速提取视频中图像和音频特征,在短时间内完成相似内容的自动检测和定位。该计算引擎对相似内容的提取可精确到“帧”,并可以“秒”为单位反馈比对内容的相似片段及相似度,极大地提高数字内容重复性比对的工作效率。同时,结合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多年从事版权服务的经验标准,建立了统一的智能化查重机制,为数字内容确权流转的分布式基础设施,实现了数字内容的安全流转,保障创作者的合法权益。

  实践创新服务数字文化新领域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版权的价值愈发显现。“文化+技术”的结合催生了数字阅读、数字艺术、数字文旅、数字社交、数字偶像、数字品牌、数字游戏等多领域融合创新。新业态的快速兴起也为数字版权服务创新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版权作为重要的数字文化资产,在人人都是创作者的时代,方便、高效地获得版权服务被越来越多的创作者需要。

  为了大力推动国家“区块链+版权”特色应用试点数字版权链(DCI体系3.0)的建设与成果转化,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近日向多领域、新业态的数字内容平台及平台创作者发出邀请,加入数字版权链(DCI体系3.0)数字版权登记业务试点应用,参与业务公测。据了解,2023年10月31日之前,受邀用户获得DCI后,减按1元/件(原价80元/件)缴纳数字版权登记费,申请数字版权登记。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期待通过简单的操作流程、高效的服务质量、智能的用户体验,探索数字版权服务创新实践,支撑数字版权业态融合发展。


(作者:赵新乐)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


 
本文编辑:宏子 已阅读 88 次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 分享至QQ空间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转贴到开心网 推荐到豆瓣
  相关文章 更多>>
   

网站声明:本网站所登载的文章仅供学习查询之用,版权属于原作者,本站登载并不表示我们同意其观点
如认为本站不能登载,请作者及时与我们联系,本站将予以删除。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 2003-2012  中国图书出版网  京ICP备07011887号
联系电话:010-88254248 邮箱:service@bkpcn.com
建议使用1024*768的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华信(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