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会员申请  
增值服务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2023-06-08 网站点击数 150849
首 页 | 领导讲话 | 出版政策 | 出版研究 | 数字出版 | 印刷包装 | 法律法规 | 中国报刊名录数据库 | 传统出版专题数据库 | 职业资格考试系统
出版机构 | 版权动态 | 图书资讯 | 书摘书评 | 农家书屋 | 热点新闻 | 音像动漫 | 政策法规知识数据库 | 数字出版专题数据库 | 出版人才招聘平台
     用户名: 密码: 个人会员注册  找回密码  客服帮助       
业界研讨《漫长的季节》:启发生活悬疑创作新思路
http://www.bkpcn.com  2023/5/22 16:18:32
 
  
主题词:   出版研究(4933)   网络出版(2258)   新闻传播(1590)
 
 

    5月17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网络剧《漫长的季节》研讨会在京举办。业界人士肯定了该剧的现实主义风格、地域文化特色、平民化人物塑造和新颖独特的叙事方式,并围绕如何进一步拓展悬疑题材剧目的广度、深度等进行深入探讨。


  视听语言传递温度与质感


  网络剧《漫长的季节》以一宗横跨18年的悬案切入,用3条时间线交叉叙事。该剧以贴近生活的质感、章回体的叙事节奏、风格化的视听语言,打造了让人眼前一亮的“生活流悬疑”,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味道,让历久弥新的镜头语言表达着生活的意义,也以此赢得了口碑与热度双丰收。


  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网络视听与媒体融合处处长黄昌华表示,《漫长的季节》展现了中老年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勇气和执着,也记录了时代变迁下平凡生活中最珍贵的情和义。福建局网络影视工作团队将一如既往地努力,争取服务推出更多网络影视精品。


  《漫长的季节》监制、总制片人张娜分享了该剧从项目孵化、开机到播出的制作过程,她认为这是一个创新尝试,观众的正向反馈给予了平台极大的信心和继续推出好作品的决心。


  以“人与生活”为叙事原点的创作导向,是《漫长的季节》主创团队始终坚持的。制片人卢静认为,该剧具有社会意义,能够为每一位认真生活的人注入能量,影视艺术是大众的艺术,需经受大众的评价。导演辛爽谈道:“我们很想在这个涉及往事变迁的故事架构内探讨人和时间、人和命运的关系,希望这个创作方向能够激发观众对于生活思考。扎根人与生活是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


  深挖作品内核与价值立意


  业界人士认为,《漫长的季节》在国产悬疑类型创作上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和创新,通过悬疑与现实主义的结合,传递出人物命运的变迁和“往前看”的向上价值立意,唤起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在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艺评论家仲呈祥看来,《漫长的季节》突破了所谓的类型化创作,将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相结合,引领了新时代网络剧集创作。


  在谈及剧集的创新表达和内核价值时,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认为,该剧扩大了悬疑剧表现生活的广度,拓宽了生活悬疑的水准,给同类题材树立了一个开拓创新的榜样。


  “写好广袤的黑土地和无尽的玉米地,写好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喜怒哀乐,就能出爆款作品。”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认为,《漫长的季节》展现了较深的艺术功力,表现出主人公在各种艰难困苦面前依然笑对生活的精神状态,体现了一定的社会价值,对今后的影视剧创作具有启示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杨乘虎认为,《漫长的季节》线索交织的复杂性、人物塑造的典型性,已具备一部电影所需的艺术品质,以这部剧为代表的作品已经构成涉案悬疑之外的一种新类型风格。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卢蓉同样肯定了该剧对类型剧的创新与突破,认为其是网络剧市场进入精品化时代的优秀样本。



(作者:孙海悦)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


 
本文编辑:宏子 已阅读 215 次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 分享至QQ空间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转贴到开心网 推荐到豆瓣
  相关文章 更多>>
   

网站声明:本网站所登载的文章仅供学习查询之用,版权属于原作者,本站登载并不表示我们同意其观点
如认为本站不能登载,请作者及时与我们联系,本站将予以删除。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 2003-2012  中国图书出版网  京ICP备07011887号
联系电话:010-88254248 邮箱:service@bkpcn.com
建议使用1024*768的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华信(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