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传统乐器演奏的潮流音乐,身着带有传统纹样的新潮服饰,穿梭于摩天大楼与传统建筑交错的胡同街巷……今年2月底,由趣加互动娱乐(上海)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国潮幻想”题材游戏《归龙潮》,在第二届中国创新游戏大赛荣获“最佳创新中华文化奖”提名,其研发团队龙潮阁荣获“最佳创新团队奖”。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性元素的提取、融合、解构与再造,《归龙潮》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龙潮风格”,展现出游戏产业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责任与担当。
国潮元素融入一帧一画
作为一款主打东方风潮的横版自由冒险手游,《归龙潮》在场景搭建上充分体现鲜明的地方特色,诸如北京的胡同、上海的石库门、重庆的洪崖洞等,都由现代化的演绎呈现——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下是小卖部和有轨电车,灯火通明的古风建筑前是路边摊与巴士车站,精致的场景和灯光渲染出具有烟火气的新国潮氛围。
“我们希望玩家在游戏中可以感受到对传统建筑融合工业风格的再创新,并从游戏人物的穿搭配饰、场景搭建等各方面,体会传统文化和当代流行风格的独特适配性。”趣加互娱龙潮阁项目组负责人、《归龙潮》项目制作人张海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介绍道,除了场景设计,《归龙潮》在音乐上将现代流行音乐与戏曲、传统乐器、民族调式等中国传统音乐相融合,“值得一提的是主题曲《归龙潮》融合摇滚、嘻哈等音乐风格,采用贝斯、唢呐、唐鼓等乐器,并融入京剧、念白、戏腔、川味饶舌等元素,呈现出一个潇洒快意的归龙潮街区”。
不止于此,《归龙潮》中可收集性卡牌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人物的穿搭与配饰设计参考了民族性、地域性的纹样,如长命锁、青铜兽面纹、西北鼓、敦煌纹样、广东醒狮等,角色语音根据地域匹配了不同的方言和风格。“在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提取上,《归龙潮》通过解构、融合与再造,展现出游戏产业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性挖掘、现代性补充与未来性发展的可能。”张海表示。
记者发现,《归龙潮》等网络游戏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开发,丰富了游戏的内涵、提升了游戏的质感,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鲜活力与发展潜力。
让玩家体验充满熟悉感临场感
在《归龙潮》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性元素的融合让玩家的体验充满了熟悉感与临场感。与此同时,龙潮阁项目组在打造该游戏时充分考虑到了玩家社交性与现实体验等方面的需求,为吸引更多青年群体的关注多下功夫,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年轻人,尤其是Z世代群体,个性鲜明,追求自由与新潮,对于新概念下的‘新潮国风’更易于接受并会主动传播。”张海表示,游戏作为文娱产业中的易传播主体,更具备在年轻人中的传播性与感染性,更容易在年轻人中实现“破圈”发展。
以美术效果为例,《归龙潮》在服饰设计上融合了“新国风”“新中式”穿搭,如角色“语冰”花鸟马面裙搭配黑色贝雷帽和皮手套,角色“光”红色短款马褂和超短裙的混搭。“我们不仅希望在游戏中打造一个青年人聚集的新国潮空间,更希望让游戏中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产生共鸣,在玩家中形成‘龙潮风格’的社交符号。”张海透露,“根据游戏任务中的故事线和角色玩家喜爱程度,我们计划推出以游戏角色为主角的网络文学、影视作品。希望未来有机会和服装、餐饮等行业调性相似的品牌进行联动,将青年潮流文化和传统东方元素进行碰撞,将‘新国潮风格’变为生活方式,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赋予其更新潮的生命力。”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龙潮阁项目组考虑到《归龙潮》IP化衍生品的开发和落地,进一步拓展虚拟与现实的边界。《归龙潮》发行负责人严心介绍,除了打造自身文创产品和潮流衍生物之外,项目组计划将文物大数据、文物数字化等能力应用到游戏研发中,并尝试借助传承非遗、传承传统文化的活动联动的契机,与博物馆等文化机构进行深度合作。“而游戏中有取材于现实的场景。我们也希望有机会与地方文化部门、文化社团组织进行联动,让北京胡同、重庆洪崖洞、上海石库门等场景落地,并辅之以VR、AR等技术手段将‘九龙城’呈现,邀请更多的玩家一起感受‘龙潮文化’。”
(本报记者 李婧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