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会员申请  
增值服务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2023-06-09 网站点击数 2448
首 页 | 领导讲话 | 出版政策 | 出版研究 | 数字出版 | 印刷包装 | 法律法规 | 中国报刊名录数据库 | 传统出版专题数据库 | 职业资格考试系统
出版机构 | 版权动态 | 图书资讯 | 书摘书评 | 农家书屋 | 热点新闻 | 音像动漫 | 政策法规知识数据库 | 数字出版专题数据库 | 出版人才招聘平台
     用户名: 密码: 个人会员注册  找回密码  客服帮助       
主体教育40年反思与建构学术研讨会暨主体教育研究成果英文版新书发布会在京召开
http://www.bkpcn.com  2023/5/12 10:40:11
 
  
主题词:   出版企业(2414)   出版研究(4933)   创新能力(4691)   典礼仪式(1907)
 
 

    5月6日,主体教育40年反思与建构学术研讨会暨主体教育研究成果英文版新书发布会在京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科学出版社主办,来自全国24所高等院校、13所科研机构、5个区域行政机构、16个出版社和杂志社的200余名专家、领导和学生参会,并通过ClassIn在线同步直播。会议共设置14场主旨演讲,2场平行论坛,围绕主体教育的发展历程、理论反思、实践路径、未来走向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开幕式由河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刘志主持。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作会议致辞。

  顾明远教授首先向裴娣娜主导的主体教育研究及其团队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热烈祝贺。他回忆了自身1951年提出“学生主体”时的讨论与争论,并指出裴娣娜教授拓展了主体教育的思想,揭示了学生、个体、群体多元发展机制,建构了中国特色的主体教育实践模式和主体教育创新体系。周作宇教授对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带领的主体教育研究团队创生的“三位一体运行模式”表示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危机与新思考。

  王定华强调,主体教育是中国教育研究的一场星火传承,见证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沧桑巨变与伟大成就,希望主体教育研究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基础教育品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专业本领、健全身心的年轻一代。朱旭东教授指出,主体教育探索了一种推进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范式。他期盼本次论坛通过诸位“三方合议,共同创造”,基于变革性实践的跨领域和跨校际研究,为重构教育科学发展新格局提供重要启示。

  新书发布会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孙袁华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裴娣娜,教育科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郑豪杰,施普林格·自然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王艳春一起向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赠送《变革性实践与中国基础教育的未来发展》一书的英文版《Constructing a Future Development Model for China’s Basic Education》,由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于静、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副书记刘立接受赠书。

  郑豪杰在致辞中提到,教育科学出版社坚持学术立社,出版了一大批具有思想引领和实践创新价值的原创精品力作。近年来,教科社积极架设中外教育交流的桥梁,大力实施中国教育研究成果外译工程,为讲好中国教育故事、传播中国教育声音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学术出版的投入,为教育研究的国际交流和数字化传播做出新的探索。施普林格·自然大中华区总裁暨全球图书总裁汤恩平认为,主体教育研究英文版成果明确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突破口、优先级和重点领域,为教育研究人员、中小学教师以及任何对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感兴趣的人提供了宝贵资料。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执行主编、编审鲍东明作为作者代表发言,指出主体教育研究成果是在裴娣娜教授领衔下的集体智慧结晶,调研团队努力发现富有中国本土信息的原创性教育实践成果,不断探索基础教育现代化之路。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姚振军教授作为译者代表发言,从原著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国外推介的目的与意义、成果出版后产生的学术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本次会议以“中国主体教育的理论反思与现实建构”为主题,充分展现了我国教育工作者对实现中国教育创新发展所作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为推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重构教育科学发展新格局提供了启示性意义。

(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作者:范燕莹)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


 
本文编辑:宏子 已阅读 110 次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 分享至QQ空间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转贴到开心网 推荐到豆瓣
  相关文章 更多>>
   

网站声明:本网站所登载的文章仅供学习查询之用,版权属于原作者,本站登载并不表示我们同意其观点
如认为本站不能登载,请作者及时与我们联系,本站将予以删除。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 2003-2012  中国图书出版网  京ICP备07011887号
联系电话:010-88254248 邮箱:service@bkpcn.com
建议使用1024*768的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华信(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