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会员申请  
增值服务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2023-05-28 网站点击数 90287
首 页 | 领导讲话 | 出版政策 | 出版研究 | 数字出版 | 印刷包装 | 法律法规 | 中国报刊名录数据库 | 传统出版专题数据库 | 职业资格考试系统
出版机构 | 版权动态 | 图书资讯 | 书摘书评 | 农家书屋 | 热点新闻 | 音像动漫 | 政策法规知识数据库 | 数字出版专题数据库 | 出版人才招聘平台
     用户名: 密码: 个人会员注册  找回密码  客服帮助       
从在地实践和国情出发加强媒介素养研究
——浙江传媒学院与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媒介素养蓝皮书
http://www.bkpcn.com  2023/3/24 11:00:10
 
  
主题词:   出版企业(2389)   出版研究(4930)   创新能力(4629)
 
 

    3月22日,浙江传媒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联合发布《媒介素养蓝皮书:媒介与信息素养研究报告(2021—2022)》。

  1997年,我国引入“媒介素养”的概念,来自学术界、教育界和互联网企业的人士对媒介素养、网络素养及数字素养进行了诸多理论探讨和教育试验,积累了大量宝贵知识和实践经验。蓝皮书的目的是汇集、研究和推广这些知识和经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和社会包容性的媒介素养教育学,推动公民媒介素养水平的提升。蓝皮书通过回顾媒介素养发展及研究历史,综合分析媒介与信息素养和数字素养能力等重要概念,在考察我国数字技术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具有社会包容性的媒介素养研究的理论框架,并从此框架出发,建构了蓝皮书相互联系的内容体系。

  蓝皮书认为,应从在地实践和中国国情出发加强媒介素养研究。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卜卫分析提出6点建议:

  一是加强对有关媒介素养的政策法规和教育方案及其实施结果的梳理、分析与研究,并加强相关人群对这些政策法规及方案的认知和采取行为的数据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分人群提升媒介素养的建议。

  二是媒介素养研究是一个跨学科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传播学、新闻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儿童发展学等学科。媒介素养研究要建立在以往研究积累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才能有新的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三是媒介素养教育不仅是在学校课堂上教给学生一些知识或技能。研究者要通过社会实践发掘各群体利用媒介素养改造社区或社会的经验,特别是发掘那些从内部实践中“生长”出来的经验并进行总结推广。研究者要在实践中开展行动研究或参与式行动研究,从在地实践中产生理论。

  四是无论是网络素养、数字素养,还是媒介与信息素养,针对这些方面的研究不仅要包括个人保护的内容,也要包括如何建设性地使用媒介素养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内容。

  五是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起步较晚,通常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但要注意社会、经济、文化情境的不同。建议广泛吸收联合国层面出台的媒介素养评估标准和最佳实践推荐。同时,注意借鉴亚洲、非洲、澳洲和拉丁美洲的媒介素养教育经验和教育学理论,从而推进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学的在地生产。

  六是与大众媒介或互联网平台服务提供者进行合作研究,促进社会各阶层、各年龄段公民的媒介素养提升,共同促进媒介或互联网平台发展媒介素养或数字素养教育,督促其履行社会责任。



(记者孙海悦)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



 
本文编辑:宏子 已阅读 113 次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 分享至QQ空间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转贴到开心网 推荐到豆瓣
  相关文章 更多>>
   

网站声明:本网站所登载的文章仅供学习查询之用,版权属于原作者,本站登载并不表示我们同意其观点
如认为本站不能登载,请作者及时与我们联系,本站将予以删除。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 2003-2012  中国图书出版网  京ICP备07011887号
联系电话:010-88254248 邮箱:service@bkpcn.com
建议使用1024*768的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华信(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