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会员申请  
增值服务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2023-03-20 网站点击数 89301
首 页 | 领导讲话 | 出版政策 | 出版研究 | 数字出版 | 印刷包装 | 法律法规 | 中国报刊名录数据库 | 传统出版专题数据库 | 职业资格考试系统
出版机构 | 版权动态 | 图书资讯 | 书摘书评 | 农家书屋 | 热点新闻 | 音像动漫 | 政策法规知识数据库 | 数字出版专题数据库 | 出版人才招聘平台
     用户名: 密码: 个人会员注册  找回密码  客服帮助       
专家认为文化法学为新闻传播发展带来新动能
http://www.bkpcn.com  2023/3/17 10:58:51
 
  
主题词:   出版研究(4900)   典礼仪式(1654)   会议展览(6625)   文化产业(1669)
 
 

    适应法治建设新要求,加强包括文化法学在内的学科建设,这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中的要求。近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文化法学学科建设与文化法学理论体系构建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学术中心召开。

  研讨会上,文化法学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展开研讨,文化法学建设为新闻出版带来的影响成为热门议题。

  文化和旅游部政策法规司一级巡视员阎平在致辞中表示,元宇宙、AIGC等人工智能新技术、新应用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强化文化法学的理论研究,完善文化法学学科体系,壮大文化法治人才队伍。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健提出,要贴近不同文化领域的实践,探索适合本土的文化法学创新方案。

  中宣部政策研究室(法规局)党内法规处处长姚兵认为,“文化法学”第一次写入中央文件,具有标志性、里程碑意义,对于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

  与会多位嘉宾介绍了将法学教育与新闻传播学、知识产权等学科有机融合,培养相关人才的实践。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文化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郑宁介绍,中国传媒大学将法学与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等学科有机融合,创新了本硕博贯通的文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



(记者隋明照)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

 
本文编辑:宏子 已阅读 39 次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 分享至QQ空间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转贴到开心网 推荐到豆瓣
  相关文章 更多>>
   

网站声明:本网站所登载的文章仅供学习查询之用,版权属于原作者,本站登载并不表示我们同意其观点
如认为本站不能登载,请作者及时与我们联系,本站将予以删除。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 2003-2012  中国图书出版网  京ICP备07011887号
联系电话:010-88254248 邮箱:service@bkpcn.com
建议使用1024*768的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华信(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