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红楼:北京大学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以下简称《红楼》)出版座谈会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北大红楼)召开。
《红楼》由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韩毓海与青年学者陈斓共同撰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与会专家认为,该书既有史实之跌宕,又有评论之犀利;思想锋利无垢,笔墨雄浑有情。
座谈会上,专家纷纷表示,《红楼》是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学子用心打造的一堂历史通识课。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董振华认为,从近代以来的伟大觉醒到伟大时刻的见证,从历史的变迁中看到波澜壮阔的伟大运动,从文化底蕴中发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密码,《红楼》让人们面对伟大的民族、伟大的政党、伟大的人民而肃然起敬。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毛泽东思想教研室主任祝彦认为,该书有正确的党史观,以大历史观著书,以严谨的学识进行叙述,富有情怀,有史、有实、有事、有论,文章抓住细节、关注细节,但是没有拘泥于细节,而是用大历史观驾驭史料,摆脱了细节化与碎片化的倾向,功力深厚。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副总编辑、《读书》主编常绍民表示,该书思考深远,落笔大气,在人物书写上也有非常大胆的尝试。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北大红楼)馆长杨家毅也表示,《红楼》内容丰富严谨、可读性强,将学术性、文学性、艺术性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记者尹琨 通讯员陈敏)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