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是全媒体时代,媒介融合拓宽读者阅读空间。因此,雷锋故事的宣传、雷锋精神的弘扬也不能停留于纸媒,而是要积极拥抱新技术、新载体、新形式,纸网融合全方位弘扬雷锋精神。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也是弘扬雷锋精神、践行雷锋精神的60年。雷锋精神的长久传承,离不开宣传报道,也离不开出版界的长期努力。60年来,出版界围绕雷锋、雷锋事迹、雷锋精神,策划出版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进入新时代,雷锋精神的选题创新求变也需要提上议事日程。
以“雷锋”为关键词在淘宝、京东读书等平台检索,可以检索到几十种不同种类的雷锋题材出版物,倘若加上孔夫子旧书网等二手平台的检索结果,围绕雷锋这一主题全国各地出版社出版有100余种优秀作品。仅是“雷锋日记”这一主题,就包含有注音版、少儿版、全集等10余个版本,满足从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甚至成年人各个年龄层的阅读需求。
雷锋除了为我们留下他的故事、日记外,还留下了大量照片、历史档案资料,这些也为出版社开发选题提供了丰富的来源。2012年,人民出版社推出的《雷锋画传》根据青少年阅读习惯,立足读图时代,图文并茂地讲述雷锋故事,发行量高达20多万册,居全国之首。而今年,雷锋家乡所在地的湖南人民出版社策划出版“雷锋书系”——《雷锋年谱(纪念版)》《雷锋文稿》《永恒的信仰》3种图书,既包含雷锋的生平经历、珍贵照片,更包括雷锋写下的全部文字作品,最后落脚于新时代彰显雷锋精神的不朽伟力。
此外,对“雷锋精神”进行研究的学术出版物也不断推出,例如《雷锋宣传史》《雷锋精神生成机制的社会学研究》《雷锋精神与红色文化》《“学雷锋活动”历史变迁的话语研究》等。这些出版物将雷锋精神与不同学科的理论相结合,探讨雷锋精神形成的轨迹和历史过程、雷锋精神长久不衰的原因、雷锋精神的教育意义以及新时代如何更好弘扬雷锋精神等,为我们学习和理解雷锋精神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和指导。
如今是全媒体时代,媒介融合拓宽读者阅读空间。因此,雷锋故事的宣传、雷锋精神的弘扬也不能停留于纸媒,而是要积极拥抱新技术、新载体、新形式,纸网融合全方位弘扬雷锋精神。
对于学龄前儿童,因为他们识字数量有限,无须读只须听的有声书可让他们随时听雷锋的故事,从小潜移默化地接受雷锋精神的熏陶。在喜马拉雅FM,与雷锋相关的有声书有几十种,其中“子鸣妈咪”录制的《雷锋的故事》播放量高达589.1万,评分达到了9.2分。读者反响热烈,表示这是听过的最有意义的故事,可以让孩子学到好多知识。近几年,有的出版机构还积极打造雷锋作品的电子书,比如,春风文艺出版社、台海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等就将《雷锋日记》《雷锋的故事》等作品制作为电子书,在微信读书平台上架,使读者阅读不再受到时空限制。雷锋的系列作品以纸质书为载体,与技术联动,促进内容再生产,最大化的实现社会效益,让雷锋形象、雷锋事迹深入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出版界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60年来雷锋图书的成绩与不足,充分发挥文化传播上的重要作用,让雷锋精神深入到每一位读者的心中,真正实现与雷锋的“灵魂共鸣”。
(作者:韩馨雨)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