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会员申请  
增值服务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2023-03-20 网站点击数 90474
首 页 | 领导讲话 | 出版政策 | 出版研究 | 数字出版 | 印刷包装 | 法律法规 | 中国报刊名录数据库 | 传统出版专题数据库 | 职业资格考试系统
出版机构 | 版权动态 | 图书资讯 | 书摘书评 | 农家书屋 | 热点新闻 | 音像动漫 | 政策法规知识数据库 | 数字出版专题数据库 | 出版人才招聘平台
     用户名: 密码: 个人会员注册  找回密码  客服帮助       
“文轩好书”助力文轩出版高质量发展
——评选工作开展8年 激励引领作用充分发挥
http://www.bkpcn.com  2023/2/17 11:05:20
 
  
主题词:   出版产业(12101)   出版集团(2406)   评优评奖(2256)   质量管理(808)
 
 


  《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阅读分享会在第十二届江苏书展举办。新华文轩 供图



  长篇报告文学《行走的光芒》发布活动在2022天府书展举行。
  新华文轩 供图


  如果要问,近年来,哪些出版传媒集团市场排名上升位次较快?答案一定少不了新华文轩这一名字。据开卷监测数据,新华文轩仅用4年时间就从第26位上升到第7位,近几年基本保持在第一方阵。
  位次上升如此之快的背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十三五”以来,在“振兴四川出版”战略的指导下,文轩出版业绩的突飞猛进。
  而在实施“振兴四川出版”战略伊始,一项推荐好书的工作也同时推进,那就是“文轩好书”评选。这项评选工作迄今已开展8年,充分发挥了好书评选的正面导向作用,引导和激励旗下各出版单位不断策划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图书,持续扩大文轩出版的市场影响力,快速提升文轩出版发展质量。
  可以说,“文轩好书”的评选历程完全贴合四川出版业的振兴历程,在助力文轩出版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标准始终如一 形式不断优化
  做好书是出版永恒的主题,也是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一直以来,出版界都很注重发挥好书评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开展“文轩好书”评选工作的初衷亦是如此。
  “我们始终坚持导向正确、内容优质、效益突出三个指标来评选‘文轩好书’,这个标准从未改变。”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原总编辑陈大利说,“文轩好书”不仅从思想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上评判,也对内容及形式上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作品予以鼓励。
  陈大利介绍,8年来,“文轩好书”评选标准没有改变,但形式在不断创新优化。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入选品种数逐年减少。这并非是好的书少了,只是评选更加严苛。文轩出版年出新书近3000种,仅有20种图书名列“文轩好书”。8年来,文轩出版2.3万余种新书,入选“文轩好书”的一共220种,占比不到1%。其二是评审队伍逐年增强。如2022年度的评审专家充实到16人,出版编辑委员会成员增加到9人,均是从更多角度、更大范围评选出真正的好书。
  为了保障评选工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文轩好书”尽可能邀请多个领域的专家担任评委,这些专家主要来自3个方向:一是出版发行专家,他们中既有退休的社长、总编辑,也有在职的学科带头人和业内营销发行专业人士;二是业外相关学科专家,他们来自省社科院、高校、作协、文联等单位,在不同学科学有建树;三是媒体代表,他们长期的出版观察、广泛的阅读视角增强了评选的客观性。
  正确导向和合格质量是评定好书的首要因素。“文轩好书”由各家出版单位推荐,所荐图书先在社内完成质检,编校质量必须合格。在最终评定之后,文轩审读室还将对入选图书进行审读,再次确保“文轩好书”首先是质量上乘的作品。
  8年来,在入选“文轩好书”的图书中,《瞻对》《红船》《悬崖村》《太空日记》《古路之路》《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等作品均在入选前后获得国家级、省级重要奖项;《米小圈上学记》《汉声中国童话》《华西医院辟谣小分队》等图书均实现千万级销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获得2022年度“文轩好书”最高荣誉奖的天地出版社的《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这本书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这也是四川出版时隔8年再次荣获此大奖。
  “文轩好书”引领 出版业绩猛进
  文轩出版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一本本好书的策划出版,而“文轩好书”正是其中的代表。
  在这些优秀川版图书的引领下,文轩出版经营业绩突飞猛进,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都实现了大幅增长;文轩出版在全国市场的排名从中后位次上升到全国出版传媒第一方阵;文轩出版的图书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无论是入选国家级大奖数量,还是入选国家级重点项目数量均大幅增长,进入全国畅销书排行榜的图书品种逐年增多,市场排名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地方出版集团前列;文轩出版影响力快速提升,得到了行业的高度肯定和赞扬,将其取得的显著成绩誉为“文轩出版现象”。
  成绩是要靠人干出来的。就如陈大利所言,“文轩好书”表面是评书,背后其实是在选人、培养队伍。对获得“文轩好书”的出版单位和编辑,新华文轩不仅进行公开表彰,还予以一定的奖金激励,并在职称评定和干部选拔的推荐工作中给予优先考虑。
  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着眼长远,人才是根本、是核心。出版人才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要有久久为功的定力和韧劲。陈大利认为,通过好书,可以不断发掘和培养优秀的作者,让年轻编辑从中得到锻炼、成长,让骨干编辑不断创新超越,让老编辑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让社长、总编辑不断提升策划、管理水平,从而将文轩出版团队打造成可以担当时代重任的出版人才队伍。
  在2022年度“文轩好书”评选中,四川人民出版社有6种图书入选,是入选品种数最多的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长黄立新对“文轩好书”评选工作最真切的感受是:“极大地鼓舞了出版社策划和编辑人员做好书的信心。”入选“文轩好书”后,这些图书在社会各方面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市场表现也越来越好,对四川人民社的出版工作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学习先进经验 机制愈加完善
  自从启动“文轩好书”评选工作以来,新华文轩就一直在向国家队、向外省兄弟集团学习经验。尤其是2022年,推选工作在奖项设置上进行了创新,对标国家级奖项,设立荣誉奖项,区分正式奖和提名奖,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评奖机制。
  其中,荣誉奖的设立旨在向国家级四大奖和四川省重点奖项致敬。而正式奖和提名奖的分开,在于优中选精,既注重思想、学术、文化价值,又强调原创性、创新性和市场性,鼓励和引导推出双效统一的产品。
  2022年,共有28部作品获得“文轩好书”。在这些“文轩好书”中,有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的图书,有弘扬时代精神的主题出版物,也有彰显学术精神的社科精品和扎实感人的文艺佳作,还有多个“第一”。
  获得2022年度“文轩好书”最高荣誉奖的是《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陈大利表示,将这本获得国家级奖项的优秀作品纳入2022年度文轩榜单,一方面是向国家级四大奖和四川省重点奖项致敬,增加榜单的权威性与厚重感;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充分发挥这些优秀作品的榜样示范作用。以《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为例,该书获奖后,新华文轩就组织出版单位以其为范本,认真学习优秀报告文学作品从组稿、编校到最后的营销推广的先进经验,从而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出版实践。
  评为荣誉奖的7种图书是荣获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的图书,它们是四川人民出版社的《黄金团》《“南方谈话”从何处来》《天边的学校》,四川文艺出版社的《川乡传》,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的《风雷顶》《羊群里的孩子》,四川教育出版社的《青年战“疫”》。其中,《黄金团》入选四川省 “五个一工程”奖特别奖,该书的题材很特殊,选取的是鲜为人知的中国黄金部队的故事,塑造了血肉丰满的黄金将士群像,歌颂了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于为中华民族争光的英雄气概。
  获得正式奖的有10种图书,它们是天地出版社的《不负韶华:百年青春榜样》《西南联大通识课》《盛世的崩塌:盛唐与安史之乱时期的政治、战争与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的《高原之灵——青藏高原东部珍稀野生动物》,四川人民出版社的《成都传》《看不够的中国史》,巴蜀书社的《四书》(对译本),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唐诗里的中国》(3册),四川文艺出版社的《凉山叙事》,四川教育出版社的《行走的光芒:记基层好干部罗从兵》。其中《不负韶华》献礼共青团建团百年,是雷锋、陈景润、全红婵等青年榜样的小传;《行走的光芒》深度刻画基层好干部罗从兵身份背后作为“人”的心路历程;《西南联大通识课》彰显策划能力,销售超14万套、5000万元码洋;《成都传》是国内最为浩瀚的城市传记之一。
  获得提名奖的有10种图书,它们是四川人民出版社《巴蜀文化通史》(22卷),四川辞书出版社《汉语大字典》(袖珍本),天地出版社《探寻第三极:西藏考古手记》,巴蜀书社《吐鲁番出土文书补编》,四川美术出版社《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北方草原艺术》,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百年变迁——两位东西方植物学家的影像重逢》,四川教育出版社《中国蜀葵:走向世界的丝路之花》《语言表达启蒙课》,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国航天立体书》,四川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四川民歌随想曲》。其中《巴蜀文化通史》1600万字,历时16年,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研究巴蜀文化的通史性学术专著;《吐鲁番出土文书补编》是目前海内外吐鲁番文献整理研究水平的最新呈现;《中国蜀葵》是国内第一部梳理蜀葵源流的文化专著。
  坚持“三化”之路 推动高质量发展
  “文轩好书”是推动文轩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引导。陈大利表示,未来新华文轩将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该奖项评选的机制,比如增加读者投票、适时考虑新兴出版业态等情况调整评选范围,将行业和读者信服的真正优秀作品评出来,把真正代表文轩出版领军水平的优秀作品推选出来,加强推广、加大宣传、加深交流,让“文轩好书”催生精品、表彰先进、鼓励创新、倡导奉献的作用更加凸显,不断推动文轩出版再上新的台阶。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出版仍具有很大的优势。在陈大利看来,互联网的快阅读方式,不能取代整个大的文化传承的知识结构。真正的文化传承还是要靠有系统的创新性内容和系统的内容架构所形成的高质量出版产品才能实现。
  高质量发展是文轩出版不变的方向。面对中国式现代化对出版业提出的全新要求和大众群体图书文化消费水平的全新升级,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罗勇提出了原创化、特色化和融合化“三化”出版发展道路,这是文轩出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新形势下出版业现代化发展的最佳路径。
  未来,新华文轩将坚持“三化”发展之路,与时代同频共振,与人民携手同行,不断推进出版业现代化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精神力量。



(作者:刘蓓蓓)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



 
本文编辑:宏子 已阅读 119 次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 分享至QQ空间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转贴到开心网 推荐到豆瓣
  相关文章 更多>>
   

网站声明:本网站所登载的文章仅供学习查询之用,版权属于原作者,本站登载并不表示我们同意其观点
如认为本站不能登载,请作者及时与我们联系,本站将予以删除。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 2003-2012  中国图书出版网  京ICP备07011887号
联系电话:010-88254248 邮箱:service@bkpcn.com
建议使用1024*768的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华信(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