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会员申请  
增值服务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2023-03-25 网站点击数 66538
首 页 | 领导讲话 | 出版政策 | 出版研究 | 数字出版 | 印刷包装 | 法律法规 | 中国报刊名录数据库 | 传统出版专题数据库 | 职业资格考试系统
出版机构 | 版权动态 | 图书资讯 | 书摘书评 | 农家书屋 | 热点新闻 | 音像动漫 | 政策法规知识数据库 | 数字出版专题数据库 | 出版人才招聘平台
     用户名: 密码: 个人会员注册  找回密码  客服帮助       
放飞孩子们的书屋梦
http://www.bkpcn.com  2018/6/14 14:47:09
 
  
主题词:   编辑策划(2069)   读书休闲(6542)   新农村建设(1122)
 
 

      编者按根据国家新闻出版主管部门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安排,全国各级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搭建载体、创新形式,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少儿阅读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孩子走进农家书屋,切实发挥了农家书屋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少年儿童全面成长方面的作用。在参加农家书屋阅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广大农村中小学生积极投稿,经各省(区、市)新闻出版广电局推荐,国家新闻出版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共评选出2016—2017年度443篇作品。《农家书屋》专版从即日起开设相关专版和专栏,从这些征文中遴选出优秀作品,以飨读者。

 

 

 

 

我的快乐之源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鱼岳镇第一小学学生 向昀

   人们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找到了自己的“黄金屋”——花园村农家书屋。书屋很宽敞,高大的门,明亮的窗,屋里摆着三个大书架,每个书架有三层,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有童话书、故事书、科技书,等等。

   因为我爱读书,就申请做了书屋管理员。每个周六、周日我都会早早起床,直奔书屋,拿起抹布把书架、桌子、椅子都擦得干干净净,还要把书摆放得整整齐齐,然后我就会坐在晨光里静静地阅读。我的指尖轻触在书页上,摩挲印刷的痕迹,同时还嗅着纸张特有的清香,每当此时我的心底就会升腾起说不出的愉悦。

   书籍拓展了我的知识面,教给我人生哲理。《狼王梦》让我改变了对狼的认识,我喜欢紫岚,被它伟大而强烈的母爱与执着所感动;《十万个为什么》让我知道了广袤宇宙的无穷奥妙;《中华民俗大殿堂》让我懂得了社会发展和文化积累需要每个民族的共同努力;我最喜爱《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让我知道了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要坚强,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永不放弃的精神。

   假日里每天我都坐在书屋里,在书籍的海洋里畅游。书籍给了我无限的快乐,还让我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因为阅读了各种书籍,我的写作水平不知不觉提高了。开学后我写的第一篇作文,就被评为“金苹果”级作文并当作范文在全班朗读,还被老师推荐到校刊发表。

   在日记里我写了秋天的景色,其中有一句:“荷瓣和蝉声都已经老去。”老师夸我写得好,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景物的变化。宋代词人冯延巳的《谒金门·风乍起》中有一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我读了以后特别喜欢,当时就把它抄在笔记本上,并且记在心里。写作文时这句词突然蹦出来,我受到启发就写了这句话。

   我在阅读中努力成长,希望未来我可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书香弥漫着我的童年

□重庆市丰都县虎威中心小学学生 李婷婷

   我家住在一个偏僻的穷山沟里,家里只有年迈的奶奶和我祖孙二人,单门独户,平时连个陪我玩耍的小伙伴也没有。

   有一天,我在苦闷中彷徨着,形单影只地在小路上低头游荡,突然,我与一个人撞了个满怀,哗啦一声,地上掉下了几本书。我抬头一看,原来是我们村的山宝爷爷。我一边给山宝爷爷道歉,一边帮他捡书,才知道他养鱼遇到困难,书是他特地从村上刚开不久的小书屋里借来的。

   我告别了山宝爷爷,急匆匆地赶到新开的书屋,想去看一看。一位年轻的阿姨十分热情地把我领进了二楼的书屋。

   哇!屋里居然还有几个同学正坐在椅子上看书,他们朝我微微一笑,继续看书。书屋虽然不是很大,但干净整洁,布置有序。外间是阅览室,里间是藏书室,共有3排铁书柜,每排上下6层,密密麻麻摆满了书,看得我眼花缭乱。

   阿姨自我介绍说:“我姓郑,叫郑倩,是刚分到你们村的大学生村官,我是村文书,兼做书屋的管理员,你喜欢看什么书自己找,只是别弄乱了,在哪里拿的看完后再放回去,不清楚的问我。”

   我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点点头,默默走到儿童文学类书籍旁,抽出一本《安徒生童话》坐到桌前看起来。不一会儿,我就入了迷。

   从那以后,我一有空就泡在书屋里,和书中的人物一起欢笑一起哭泣,我的情感变得越来越丰富,内心越来越坚强,生活越来越充实,我觉得自己正在一天天长大,我从寡言少语变得活泼开朗起来。

   去年暑假,班主任张老师到我们村家访。他特地把我们几个留守儿童组织起来,带到村委会书屋和大家一起阅读,教我们怎么选择书籍,怎么阅读,怎么做读书笔记,怎么做阅读记录卡,怎么写读书感悟。

   张老师说:“只有不断阅读和写作的人,才是一个灵魂真正充实和富有的人。”我很赞同他的这句话,至少我现在的感觉就是这样的。

苗家女孩的精神家园

□广西百色市隆林县猪场中学九年级学生 王江妹

   “知识可以改变愚昧,理想能够成就人生。”我一直坚持着这样一个信念,认为多读几本好书对于人生成长益处甚多,尤其是有个精神粮仓——书屋。

   我是生在农村的苗家娃,祖辈父辈没有读过几天书,自然也没有藏书,更不用说书屋了,但我却有一间卧室兼书房。书房里没有书架,也没有像样的书桌。母亲陪嫁的木柜便是我的书桌兼书柜,有一米来高,方方正正的。书屋的墙上贴有我亲笔书写的“知识改变命运,理想成就人生”字幅。周末及寒暑假的黎明和黄昏,我便常常坐在书桌前,面朝小窗,入神地伴着《三毛流浪记》《朝花夕拾》周游世界或是重温过往的童趣。尽管有了自己的“书房”,但我多么希望能有一间真正的书屋。

   没想到这个梦想居然成真了。自从村里有了农村书屋,我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变。这些年来,从咿呀学语的孩童到初长成人,从厌学逃学到重新回到教室找回人生方向,我就是从这个书屋开始,萌发了我向上的根和芽。

   书屋是我的知己,是我孤独时光的精神伴侣。在父母南下广东打工的日子里,我曾像无根的枯草,随意飘荡,今天走东家,明天窜西家,下河摸鱼虾,爬树找鸟窝,跟男孩子去飙摩托车,凡是能想到的趣事,做尽尝遍。老师的强调,大人离家时的叮嘱,安全啊,读书啊,早已抛到脑后。直到和书屋相遇,我就迷恋上了,同伴曾取笑我“士别三日要刮目相看了”。从此,我沉浸在书屋中。每个清晨与午后,我忘记了孤独的时光,唯书香做伴,与知识共成长。

   书屋为我指引追梦的路。大山里的人,经历贫穷饥荒的考验,终于盖起楼房,吃穿不愁,物质丰足,可陋习旧俗依旧浓重,早婚早嫁,“供女子读书,不如养头猪”的观念仍然存在,甚至更深入,能坚持读书者无几。每念及此,我该为自己感到庆幸。

   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为我走向远方指引了道路,让我懂得珍惜机会,主宰自己的命运,大胆去尝试不一样的人生。

老人与书屋

□吉林省农安县农安镇第二中心小学学生 丁文卿

   当人们谈起我们当地的小书屋时,我总会不由得想起年过六十的张爷爷。

   张爷爷是一位退休老教师,无儿无女,与他相依为命的老伴也在前几年过世了,只剩他孤独一人。听说村里要办书屋没有房子,张爷爷主动把自己家的两间亮堂堂的瓦房让出来,给村里做书屋用,自己却搬进窄小阴暗的仓房去住。村里有的人感激佩服,而有的人却不理解,笑话张爷爷傻,可张爷爷却乐在其中。

   每天天不亮,张爷爷就起来打扫卫生。7点之前,屋里屋外被他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准备迎接乡亲们借阅。在书屋的滋养下,乡亲们懂的知识越来越多了,大家开始搞养殖业、种植业。人们富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思想境界也高了,村里被建设得越来越美了。张大爷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他关心大人的读书情况,更关心我们这些娃娃。

   他发现书屋里适合学生读的书较少,就用自己的退休金购买了适合中学生、小学生阅读的课外书,还为我们买了一到六年级的奥数书呢。乡亲们知道后非常感激,各家各户捐钱给张爷爷,可他说什么也不要,还坚持说:“我这么大岁数了,攒那么多钱有啥用?能为家乡的教育尽点力,为乡亲们尽点力是应该的。”每到农忙时节,大人们很晚才回家,我们这些孩子放学后无人管,就在村子里四处瞎跑。张爷爷知道后就把我们找到他家里,辅导我们写作业,指导我们看课外书,做奥数题,还为我们准备丰盛的晚饭呢!时间长了,不管农忙还是农闲,我们都聚到张爷爷家写作业,那里成了我们的第二个学校、第二个家。

   就是这样一位老人,撑起了乡村文明的事业;就是这样一位老人,撑起了孩子们课余的天地。小书屋令我们流连忘返,张爷爷让我们念念不忘,他与书屋永远在我们心中闪光!

守望花开

□湖南省江永县第三中学学生 何文天

   彩云出岫,朝雨浥轻尘。

   一场雨过后,几缕如鲛绡般的雾横亘在山腰。随着几声嘹亮悠长的鸡鸣穿透白雾,山脚下的村庄醒来了,几户人家的屋顶上升起了缕缕炊烟。

   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早早来到村农家书屋,想跟忘年交——村支书李伯伯分享快乐。农家书屋就设在李伯伯家,李伯伯兼任农家书屋义务管理员。

   李伯伯正刷着牙,那张满是泡沫的嘴巴含糊不清地说着什么。见我一脸茫然,他赶紧漱洗干净,说:“小子,有啥好事?这么高兴!”

   我晃了晃手里红艳艳的证书,得意地说:“获奖啦!我的作品《远方的模样》获得全国二等奖啦!”

   李伯伯揉了揉双眼,盯着特别亮眼的证书,高兴地说:“快快快,进屋里,让我好好看看!”

   走进农家书屋阅读室,李伯伯戴上老花镜,轻轻抚摸着绸缎面料的证书,仿佛是他自己获奖一般感动。透过厚厚的镜片,我看到李伯伯混浊的眼眸里泛着点点亮光。

   李伯伯的泪光,我懂——

   李伯伯是建设农家书屋的首批响应人。他说,他是为了年少时未圆的梦。

   当年,李伯伯想上学念书的愿望非常强烈,却受限于时代,未能如愿。上世纪90年代,李伯伯当了村支书,创办了农家书屋,他不辞辛劳自制书柜,翻山越岭买书回来,就是想让瑶山里的孩子有书读,想让山窝窝的孩子在书屋中放飞梦想。21世纪,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每个村都配置了丰富多样的书籍,李伯伯的农家书屋得到了改善,更能满足农家孩子的阅读和村民们的求知欲望。

   一声鸡鸣传来,我赶紧收回思绪,悄悄把房间里掉了漆的老式木质窗户一扇扇打开。

   这间20多平方米的房间,有两套桌椅,有一张长长的桌子摆在墙边,4个书架上摆满了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和涉及农业、科学、美食、健身等方面的各类书籍。

   我刚要坐下来看书,李伯伯声音颤抖地对我说:“小子,恭喜你!记着,一定要努力,要坚定不移地追逐你的梦想,将来成为一个影响世人的作家。我啊,唉,只能在书屋静待你梦想花开哦!”说完,李伯伯的眼眶湿润了。

   李伯伯的话让我莫名感动。我使劲点了点头,心中的梦想从未像现在这般沉甸甸的。

   李伯伯,您辛苦了!您为农家书屋所付出的一切都不会白费。我会珍惜您的守望,加倍努力,追逐梦想!

梦之书屋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外国语学校七年级学生 杨溪羽

   上一个暑假,我参加了在中心村农家书屋举办的图书志愿者活动。其实中心村农家书屋我去过不止一次了,但做志愿者,还是头一回。

   中心村农家书屋差不多就是一般图书室的规模,但各类图书齐全。一排排铁质书架,远远看去,映衬着那些花花绿绿的书本,显得格外和谐。

   书屋的老师等候已久,他们耐心地向我们传授着在图书管理方面积累的经验。从图书的排序到为读者服务,老师不仅有口头上的讲解,还亲自出马为我们演示,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言传身教”。我们这些孩子都认认真真地听着,生怕漏了一个字,给别人服务不成,还带来麻烦。老师那极具亲和力的教学深深感染了我。我那时候是“踌躇满志”,决心把活干好,绝不让老师失望。

   可是工作才刚开始,我就有些不知所措了。尽管老师把图书排序的方法讲清楚了,我也听明白了,但在实践的时候,对着一个书架上几百本书和几百个标签上面密密麻麻的编号,我实在是头昏脑涨。那些数字在我眼里就好像虫子一样,随着我视线的移动而扭曲、变形……因此,当别人完成自己的任务时,我只整理了两排;当别人轻轻松松休息的时候,我还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斗着……

   刚开始时因为不熟练的缘故,我都是用手指点着标签一个一个往下看的。但整理完几排过后,那些编号变得清晰起来,我手指的移动速度越来越快,目光跟着手指,大脑顺着目光所及之处飞速转动,判断这些书是否在正确的位置。到了最后,就成了我的手指在书脊上滑动,眼珠子骨碌碌地转,整理最上面一排时踮起脚,整理最下面一排时,就不顾形象地趴在地上。就这样,我总算跻身于真正的“图书小管家”的行列。

   我并不是那种细心的孩子,讲得难听点,就是“眼大无神”,但我在图书馆整理了几回书以后,就感觉自己像练出了火眼金睛一般。比如说,在开始理书之前,我曾为了找一本书,在那几排书架之间兜兜转转好久,最后还是无功而返;可是在结束了第一天的工作后,我再次去那几排书架前查看,竟把我想了好久的那几本书全找着了。

   于是我找了个地方坐下,嗅着满屋子的书香气,翻开书本。阳光透过落地窗,给那些平淡无奇的书架镀上了一层金光,如梦似幻。

   常和书籍打交道的人,身上都会有一种书卷气。也许有一天,我这个农家书屋的志愿者在走出农家书屋时,也能有满身的书卷气,带着在农家书屋里学到的细致与干练,去面对这个世界……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本文编辑:ziwei 已阅读 21004 次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 分享至QQ空间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转贴到开心网 推荐到豆瓣
  相关文章 更多>>
   

网站声明:本网站所登载的文章仅供学习查询之用,版权属于原作者,本站登载并不表示我们同意其观点
如认为本站不能登载,请作者及时与我们联系,本站将予以删除。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 2003-2012  中国图书出版网  京ICP备07011887号
联系电话:010-88254248 邮箱:service@bkpcn.com
建议使用1024*768的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华信(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