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移动互联网产品在变化/ 6
1.1 信息时代与产物 /10
1.1.1 时代在变化 /10
1.1.2 初识移动 UI/11
1.2 层级化与理性思维 /14
1.2.1 移动 UI 与层级化 /16
1.2.2 移动 UI 与理性思维 /20
1.2.3 层级化与理性思维和用户界面之间的关系 /24
1.3 移动互联网产品的 UI 设计也被艺术化? /26
1.3.1 用户的界面被“简化”了吗 /27
1.3.2 透过艺术浅观移动 UI“简化”的设计思维 /30
第 2 章 数据时代的用户体验/ 32
2.1 认识移动 UI 的用户与界面 /36
2.1.1 移动 UI 用户研究也有“4W”原则 /37
2.1.2 交互设计与界面 /38
2.1.3 用户与界面的概念归纳 /39
2.2 用户体验与人机交互 /41
2.2.1 新兴学科——用户体验设计 /42
2.2.2 人机交互中的用户体验 /43
2.2.3 用户体验与移动 UI 视觉设计的关系 /53
2.3 移动 UI 视觉设计也被视觉传达设计化? /58
2.3.1 用户界面也需要视觉传达的设计与布局 /58
2.3.2 移动 UI 视觉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关系 /61
2.4 移动 UI 视觉设计中的思维模式 /62
2.4.1 “傻瓜”应用是属于大众的 /62
2.4.2 “傻瓜”应用为什么会大众化 /63
第 3 章 格式塔中的视觉经验/ 72
3.1 观察结构与经验习惯 /76
3.1.1 视觉经验与惯性体验 /76
3.1.2 初识格式塔理论 /76
3.2 格式塔理论与移动 UI 视觉设计 /77
3.2.1 格式塔理论:接近性 /77
3.2.2 格式塔理论:相似性 /82
3.2.3 格式塔理论:连续性 /92
3.2.4 格式塔理论:封闭性 /103
3.2.5 格式塔理论:简化对称性 /116
3.2.6 格式塔理论:主体与背景 /120
3.2.7 格式塔理论:共同命运 /124
3.3 综合运用格式塔理论 /129
3.3.1 对于格式塔理论的总结 /129
3.3.2 将格式塔理论综合用于移动 UI 视觉设计之中 /129
第 4 章 视觉优化的过程/ 130
4.1 感知与视觉结构 /134
4.1.1 经验与感知 /134
4.1.2 环境与感知 /141
4.1.3 目标与感知 /147
4.1.4 结构化与感知 /152
4.2 阅读障碍的产生 /163
4.2.1 阅读的方式 /164
4.2.2 别让信息设计影响阅读 /167
4.3 视力的局限性 /170
4.3.1 中央凹与边界视线 /170
4.3.2 兼顾视力局限的界面信息传达 /173
4.4 色觉与视觉 /177
4.4.1 色觉与色觉现象 /177
4.4.2 移动 UI 视觉设计中的用色准则 /184
第 5 章 可操控性体验/ 188
5.1 触控式交互体验 /192
5.1.1 人机工程学与触屏时代 /192
5.1.2 触屏时代与界面布局 /196
5.1.3 移动 UI 视觉设计的人机工程学 /198
5.2 注意力、记忆力、思考力与可操控性 /207
5.2.1 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 /208
5.2.2 可操控性设计的六事项 /213
5.3 尺寸与触感体验 /221
5.3.1 符合体验的移动设备尺寸探究 /221
5.3.2 需要了解的设计尺寸相关知识 /226